13817391993
高精度 保质量 高品质
当前位置:小地磅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 >

浅谈我国小地磅的发展历程

文章出处:铸衡科技 人气:发表时间:2015-07-17
我们的上海铸衡电子科技*为您提供*小地磅,功能量程*,样式繁多。是*不可多得的*产品,说道我们的小地磅,我们的就不得不追溯她来历了,而*小编*要来与大家谈谈我们的小地磅:
小地磅
小地磅衡器是计量器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过去人们称计量为'度量衡'。所谓度,是指用尺(如古时的骨尺、牙尺及以后渐次问世的竹尺、木尺、皮尺、钢尺等)测量物体的长短;所谓量,是指用容器(如古时的合、升、斗、斛及以后使用的量桶、量杯等)测量物体的体积;所谓衡,则是指测量物体重量。
 
 
    衡,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,据史料记载距今已有4000多年,当时出现了物品交换,但计量方法则是靠眼看手摸;而作为计量重量的器具 –小地磅衡器,在我国*早出现于夏朝;春秋战国时期已掌握了杠杆原理,战国中期在楚中一带已*使用天平和砝码称量黄金,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计量标准不一,较为混乱,直到秦统*下后,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实行商鞅变法(公元前221年),才统一了度量衡标准;宋朝时期出现了准确度达到1厘(40mg)的戥秤,标志着当时的小地磅衡器已具有相当可观技术水准。
   
    但是,小地磅衡器在我国又是'千年一贯',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才有外国人将金属质秤带进我国。据载,我国于1918年出现了修理外国台秤的作坊。当时英国人到中国来进行贸易,货船自带台秤,台秤损坏了由中国工人为他们修理,但控制很严格,不准仿造。后来我们掌握了技术,于1922年在上海开始仿造,*厂名为'岑南德记台秤修理厂';1926 年南洋华侨陶志祖先生在上海开办了'陶记磅台秤修理制造厂',修理并制造台秤,秤的承重件都是铸造的,标尺是铸铜件,承重转换件为'球式';1931年日本产品进入中国,他们用的承重转换件为'刀式',由铸刀改为鑲刀(1963年起草并于1965年批准的台案秤*试行标准均采用鑲刀式结构)。作为现存的衡器行业的'*'--天津衡器厂,建厂于1924年,当时厂名为天津市明权度量衡厂,坐落在我国工人阶级发源地之一的天津三条石,是一个只有3名工人的私营手工业作坊,厂房面积40余平方米,从事修理台案秤业务;此后十余年,工人数虽有所增加并添置了小钻床和砂轮机,但仍以修理业务为主,直到1938年才形成了年生产销售50台500kg台秤的规模。
   
   
*解放后,中央人民政府将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留下的 几个度量衡制作所收归国有,并由轻工业部归口管理小地磅衡器工业。据1952 年统计,当时衡器工业只有15个国营企业,而员工总计*有2100多名, 200人*的有长春、沈阳、南京等度量衡厂,其余均为百人以下,*小的宁夏度量衡厂只有6个人。这些小厂的厂房破旧、设备简陋,*有 8家能生产台、案秤,其余只能生产木杆秤;当时统计的私营企业多达 2379个,但大多数是两、三个人的小作坊,这两千多个私营企业总共有镟(车)床30台、钻床 55台、砂轮55台、刨、铣床各1台;当年统计的台、案秤总产量为12,869台,木杆秤30,573支。这就是新中国衡器行业起步时*有的基础。
   
 
  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衡器工业迅速崛起,通过*直接投资及地方企业自筹款项,从体制上(公私合营等)和生产规模上改组改造了一批手工业小厂、老厂,同时还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新建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(目前*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衡器厂多数建厂于此时),衡器行业才有了一个基础,但大多数为集体*制的小型企业。从六十年代开始,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大型、*小地磅衡器,小地磅衡器行业的生产也上了一个台阶。截止到1982年,即经过全行业三十年的努力,我国已经能够批量生产大型及*衡器19类、150多个品种、 500多个规格,承担*计划的大型*衡器厂有24个,年总产量达到 17.67万台,比1952年(274台)增长了644倍;大型*衡器产值在衡器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日用小地磅衡器;衡器产品从以民用为主转向更多地为现代工业大生产配套服务,*应用于工农业生产、国内外贸易、教学、科学研究、*卫生、国防建设等领域,在各行各业加强管理,节约能源、保护环境、*产品质量、*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以致在对外贸易交往中维护*声誉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基础行业。
 
    
    从1983年中国衡器协会成立至今的二十年间,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,小地磅衡器工业的管理体制、行业结构、产品结构、技术水平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,更是变化*,远非昔比。如今我国已能够独立设计制造精度高、运行快、计量准确的*电子衡器,"手动改自动,机械改电子"已成为衡器行业不可逆转的方向;自行开发和技术引进并举,多种经济成分并存,科教工贸结合,中外合资合作,全行业历尽风雨沧桑已经展现出高速发展的大好局面,协会也在全行业中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他的主体地位。据"八五"计划 末期(1995年)统计,*衡器生产厂家达到300多个,固定资产约9亿元,职工队伍超过4万人,年产各类衡器总计333.8万台,为"七五"计划末年(1990年)的1.8 倍;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6.5亿元,实现利税1.7亿元;销售增幅高于产值增长,上缴税金增长高于利润增长,行业运行步入良性循环轨道。" 九五"期间,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,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明显加大,技术水平迅速*,衡器工业攀上空前的高峰,以令人鼓舞的成就告别二十世纪,据2000年底统计,*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均有了衡器企业,生产厂家逾600个(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、集体企业、合资及独资企业、股份制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5%、25%、7%、6%,其余为民营企业),*固定资产原值达28亿元、净值16 亿元,各类小地磅衡器总产量达到560万台,工业总产值达到23.8亿元,实现利税2.6亿元;据海关统计,2000年小地磅衡器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3,665 万美元(其中小地磅*多),比"八五"计划末期增长2.1倍;现行标准录入的各类小地磅衡器都有了电子产品,部分电子产品已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、中期技术水平。

同类文章排行

最新资讯文章

友情链接
在线客服系统